健康生活
Health Life
2020-07-13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并发症却早早发生?血糖波动这个问题来科普一下。
有些糖尿病友在自我管理疾病的过程中,可能遇到过血糖忽高忽低的情况,这时一定要加强重视,因为长期出现血糖忽高忽低就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如会引发心脏、 脑血管、 眼睛、肾脏及周围神经病变等严重并发症。李大爷和刘大妈2人均患有2型糖尿病,刘大妈患病3年,李大爷患病7年。平时血糖控制较好,上个月监测的糖化血红蛋白:刘大妈为7.0%,李大爷为6.7%。最近,刘大妈感觉双眼视物模糊,于是到医院检查。结果,刘大妈糖尿病眼底病变3期,李大爷糖尿病眼底病变1期。刘大妈一直对检查结果感到不解,很奇怪为什么自己糖尿病发病时间短,平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怎么并发症出现比李大爷还早?《糖尿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指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相似的患者可因血糖波动程度不同,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而不同。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大妈的病程短,并发症却严重了。血糖波动幅度大的人往往认为血糖偶尔高一次没事,后面降下来,平均正常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才是控糖最大的误区!当然发生并发症不是单一因素控制的,还需要考虑家族史、吸烟、体重指数、血压、血脂等因素。但是排除了上述因素外,我们还要对血糖波动给予更多的关注。引起波动的原因: 其实健康的人一天之内血糖也是在不停的变化着,只是它们上下波动幅度较小(一般保持在2-3mmol/L之间),这个主要归功于是体内糖原、胰岛素和升糖激素之间相互作用。但当糖尿病来袭时,甚至在糖尿病前期,血糖波动就开始发生变化。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分泌减少,体内这种平衡机制被打乱,加之外源性用药、进餐不节制等进一步造成血糖波动加大。《糖尿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指出:任何引起血糖升高和降低的因素都会引起血糖波动,其中最主要有两种情况:①餐后血糖升高不受控制②药物、运动、饮食等引起低血糖。了解到餐后血糖升高和低血糖出现为血糖波动主要原因,我们尽量减少上述两种情况出现,血糖会保持更稳定。那么糖友要怎样避免血糖大的波动呢? ①饮食注意就餐顺序(蔬菜→肉类蛋白→主食),避免摄入高升糖指数的食物,这样餐后血糖升高不会太快、太高。②餐后1小时参与运动,主动消耗进餐带来的餐后高血糖;运动掌握适度,避免运动过度,引起低血糖。③避免进餐过饱,主食定量,粗粮优于细粮,科学分配三餐,减少外出就餐机会。④避免吸烟、熬夜、情绪激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熬夜、情绪激动血糖升高难控制,应尽量避免上述情况出现。一般情况来讲,空腹血糖控制于3.9~5.6mmol/L,餐后血糖控制于3.9~7.8mmol/L,人体的血糖波动规律是:三餐后食物吸收形成三大高峰,黎明期间形成一个小高峰,夜间由于距离进食时间较长,这个时间段的血糖最低。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过性升高,如应激状态、药物因素或短时间内大量摄入糖分等。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大于正常人。胰岛素泵被称为“人工胰腺”,选择胰岛素泵治疗,全天候的血糖控制会更平稳。通过人工智能控制,以可调节的脉冲式皮下输注方式,每个时段可设置不同的基础量,模拟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同时在进餐时,根据食物种类和总量设定餐前胰岛素及输注模式控制餐后血糖。除此之外,胰岛素泵还可以根据活动量大小,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对高血糖和低血糖。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既要重视对血糖的严格控制,又要尽可能的降低血糖的波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友的生活质量。
2020-06-18
五个小锦囊,糖友请收好。
糖尿病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有些甚至需要终身治疗。疾病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生活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正视糖尿病,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也会看到不一样的精彩。在此,小编给糖友们献上五个小锦囊。一、真正转变对疾病治疗的态度其实糖友的心理变化对糖尿病的治疗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要再畏惧糖尿病,也不要勉强应之或是置之不理。消极怠慢的话,只会使病情向着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糖友应当积极的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才是上策。自律的生活,愉悦的心情,让一切朝着更好的方向走去。二、定期复查病情,定下控糖目标定期体检,包括常规体检,以及并发症的筛查,依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在医生建议下定下控糖目标,按当前的体检报告和医生探讨是否有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三、血糖监测不能偷懒自我血糖监测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人的“必修课”。在血糖控制较差或病情危重时,应该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为止;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则可每周监测1~2天,每天4~7次。四、适当的运动运动能减少体内脂肪,研究发现,肥胖的2型糖友体重减轻后,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就随之减轻,从而提高降糖药物的疗效。而且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和受体的亲和力,并且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达到降糖目的。不要找借口偷懒,为了血糖动起来吧。五、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破坏人体生物钟,进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一旦胰岛素出现问题,就会引起人体的葡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高血糖是最主要的标志。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会影响血糖控制,睡前戒手机,保障充分睡眠,为每一天的工作提供最基础的保障。胰岛素泵如何选择?胰岛素泵价格多少?咨询:0755-27883210,瑞宇医疗。
2020-06-08
糖友饭后三不要,来看看你有没有做到。
很多人都明白患上糖尿病的滋味不好受,但在平时还是不注意,现在糖尿病人数每年都在上升,那么,糖尿病患者饭后禁忌事项有哪些呢?饭后的一些小习惯可能引起血糖的波动,糖友们要注意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饭后不宜立即运动所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糖友要注意了,饭后百步走的"后"绝不是刚吃完饭就"立即"、"马上"出去散步,而是在饭后大约20-30分钟以后再开始百步走,这个时间要选择好。糖友不宜在饭后马上运动,食物在刚刚摄入体内的时候,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的稳定时间,如果这个时候身体马上运动,会导致食物消化不彻底,血液流通加快,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葡糖糖含量升高,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二、饭后不宜立即吃水果在吃饭之后血糖会逐渐升高,在饭后两小时达到高峰。为了平稳控制血糖,建议糖友不要在饭后立即吃水果,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在吃得足够饱的情况下,再吃水果,等于给身体额外增加了糖分和热量,长此以往可能增加体重。三、饭后不宜立即睡觉吃完饭后,人容易犯困,但对于糖友来说,这个时候不要马上入睡,刚吃完饭,人体内充满食物,消化机能处于运动的状态,这时马上去睡,就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不利于食物吸收。饭后立即睡觉很容易导致肥胖。
2020-05-25
糖友不能喝粥?这个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被劝诫过“不要喝粥”,其实,糖尿病患者究竟能不能吃粥呢?这个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今天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通常意义上的粥指白米粥,熬得烂烂的,特别好消化。这就带来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就是餐后血糖蹭蹭地上升,胰岛素水平迅速升高,由于白粥消化速度快,血糖水平又会很快下降,人们又重归饥饿,这对控制血糖极为不利。除了白米粥,其他粥类如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等,都是白米做的,虽然这些粥一点都不甜,但在升高血糖方面却不可小觑。粥,多种多样,远远不止白米粥一种。如果你的粥是以粗粮和豆类为主,且豆子和粗粮的完整性保存的很好,这种粥你就可以放心喝。豆子和粗粮的的完整性越好,则消化速度越慢,血糖上升越慢。因此,煮粥时,在充分成熟的基础上,尽量保持豆子的完整性。粗粮粥体积大,饱腹感好,对血糖影响小,不像白米粥那样胃肠排空快,容易饥饿,更有利于糖尿病病友控制饥饿感,而且营养价值高于白粥。另外,小编也给你们分享3个小技巧。①在喝粥前,先吃一些固体食物,如主食、青菜,做到干稀搭配,这样可以延长粥在胃内的停留时间,进而减慢血糖升高的速度。②小口小口的喝粥,最好边吃菜边喝粥。③适量喝粥,不建议糖友早餐喝粥,可以选择中午、晚上适量食用。选择一款合适的胰岛素泵,选择瑞宇优泵,让饮食更自由,让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2020-05-07
糖尿病饮食治疗误区,看这里。
饮食治疗就是饥饿或全素食疗法吗?NO!我们所说的饮食控制是指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饥饿疗法早期因热量摄入减少,的确会使血糖暂时下降,但如果长时间这样,就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人体活动的能量只能由身体的脂肪分解而供给,其中的产物为酮体,故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另外,如果只吃素,不吃肉,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得不到补充,也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感染,所以适当补充蛋白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同样非常重要。使用胰岛素泵治疗,饮食就可以随意了?NO!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血糖,没有好的使用者它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使用胰岛素泵之后,糖友的饮食会相对自由,但依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运动及血糖监测习惯,才能将胰岛素泵的作用最大化,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健康。饮食治疗只需限制主食就可以吗?NO!临床实践证明,如主食限制过低,使糖尿病患者处于半饥饿状态,病情反而不能满意控制。当体内碳水化合物过少,则导致脂肪蛋白质分解,若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少于25g,体内脂肪分解增加,酮体产生增多,若同时胰岛素分泌不足,酮体不能充分利用,则最终引起酮症酸中毒。营养均衡,一个都不要少。得了糖尿病是否就不能吃水果了?NO!病情稳定、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0%)内,可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选用含糖量低、味道酸甜的水果。血糖高、病情不稳定者建议选用含糖量<5%的水果或蔬菜,如草莓、西红柿、黄瓜等。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