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血糖监测,避免“轻敌”

2019-07-12 17:47:25

 糖尿病分1型、2型及妊娠糖尿病,无论得了哪种,要治疗都离不开对血糖的监测,因为这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了解病情控制情况的最基本参考依据,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是延缓糖尿病进展及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1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10%,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往往起病通常较急,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等症状较明显,但患者往往胰岛功能差,需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存。所以,要想控制好需要终生治疗的糖尿病,就需要在生活中注意细节。

    1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功能差,因此需要补充外来胰岛素治疗,理想的胰岛素治疗应更加接近生理性的治疗模式。可以采用不同作用类别的胰岛素,既补充基础胰岛素又补充餐时胰岛素,从而达到更有效的控制全天血糖的目的。目前临床最佳的强化治疗手段是胰岛素泵,与普通胰岛素治疗相比,胰岛素泵治疗具有更好的血糖控制作用,调节血糖更加灵活。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自我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可每天监测血糖2~4次 若是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和/或生活方式干预时,血糖控制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可以说,1型糖尿病控制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要看患者有没有自我检测血糖的习惯,只有每日进行多次自我血糖检测的患者,才是一个合格的对自己负责的“糖友”。

 目前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所以加强日常的监测并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对于病情的控制和治疗方案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自我监测的项目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重血压


       
血糖监测的时间和控制标准  IDF-WPR 2002标准


控制标准

血糖mmol/L

控制良好

一般

不良

空腹

4.4-6.1

≤7.0

>7.0

餐后2小时

4.4-8.0

≤10.0

>10.0



糖友们在监测血糖过程中,要避免“轻敌”、“怕麻烦”现象。有些患者血糖稍高时毫无感觉,认为测不测无所谓,这种轻视稍高血糖的行为,容易促发慢性并发症,患者等有了症状才测血糖,往往为时已晚;有的患者怕麻烦认为少测几次血糖无所谓,几个月才测一次,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血糖可以受饮食、活动、药物、情绪等影响而发生波动,如果让血糖长期处在无序波动状态,采取控糖的措施又十分盲目,那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尤其对于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为了观察剂量是否合适及避免低血糖,测的次数应要更多。总之,糖尿病患者要养成自我血糖监测的习惯,这对于防治糖尿病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